特征特性:
早熟杂交品种,植株第7-9片真叶着生门茄,节间短,长势旺,连续生长和坐果能力极强,株高可达1.8-2.0米;果实黑色,亮度好,果长23-32厘米,直径5-7厘米(低温以及使用赤霉素喷花条件下果实较细长,高温下果实较粗短),坐果率高,发育速度快,硬度好,耐运输,货架期长;果肉浅绿色,长途运输不易烂果;萼片鲜绿色,无紫斑,茎叶、果柄和萼片无刺或少刺;特耐高温,夏季露地栽培果实生长和色泽不受影响;特别适合露地种植,也可在保护地进行早春和秋延迟栽培,但不宜做日光温室越冬栽培。平均单株产量可达10公斤,露地栽培亩产量5000公斤以上,经济效益明显。
栽培要点:短季节栽培(早春和秋延迟),亩栽1000株左右,露地长季节栽培,亩栽500-700株,前期三竿整枝,中后期任意生长,除过设立支架吊蔓之外无需整枝打叉。重施基肥,追肥以高钾复合肥为主。整个生长期做好红蜘蛛和免疫病防治。早春和秋延迟栽培可用坐果素点花。建议采用托鲁巴姆嫁接栽培。